产房仔猪腹泻防治
1、病毒性腹泻:包括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等。
2、细菌性腹泻: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和梭菌引起的红痢或梭菌性肠炎。
3、寄生虫性腹泻:主要是球虫。
4、产房温度过低、湿度大引起的腹泻。
5、营养不足引起的腹泻:母猪奶水不足、母猪乳房炎、缺硒等。
2、细菌性腹泻:
仔猪黄痢多发生于产后1周之内,拉黄色稀便,很少有呕吐,粪便呈水样或糊状。
仔猪白痢多发于10到30日龄仔猪,排灰白或黄白色稀便、味恶臭、病程3到7天,大多数猪可康复。
1-3日龄、7-10日龄和断奶时每头仔猪分别注射赛菲欣(10%头孢噻呋注射液)0.2ml、0.3ml和0.5ml,用于预防和治疗;
也可在发病后每头仔猪注射华诺欣(10%恩诺沙星注射液)0.2-0.5ml,用于治疗。
注意:华诺欣不能注射过量,否则引起中毒,最多不超过1ml/头。
4、产房温度低、湿度大引起的腹泻:
仔猪1周内温度在30度以上,以后每周下降2度。产房保持干燥。仔猪加电热板和保温灯,可减轻因腹部受凉引起的仔猪腹泻。
1、提高母乳中的抗体水平:病毒性腹泻发病率较高的猪场,更应该重视这些病毒性疫苗的免疫接种。
2、母猪体内病原体的预防性治疗:在母猪产前产后各10天,使用华辰呼畅三宝,每吨饲料添加妙可美(80%泰妙菌素预混剂)150克+金倍舒(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800克+80%安力素(8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200克。可有效预防仔猪在产房阶段的腹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