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详细,教你如何选药用药
目前,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抗生素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抗生素的抗菌谱、微生物的抗生素敏感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药代动力学(抗生素的血药浓度和组织浓度),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但近年来,药效动力学在抗生素领域中的发展,使临床兽医开始注意到抗生素血药浓度变化与抗菌效果及副作用的关系,逐步认识到抗生素药效动力学是影响抗感染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
了解抗生素的药效动力学,并以此调整临床用药,是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抗菌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的重要方向。抗生素的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用药疗效关系密切。实际上,抗生素的药效动力学与临床疗效关系更为密切。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也称为剂量依赖性抗生素,指抗菌药物的杀菌活性与其药物浓度(或给药剂量)成正比,即药物的抗菌疗效取决于其在组织中的分布浓度。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新霉素、安普霉素等)、氟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甲硝唑等。
包括Cmax/MIC(氨基糖苷类),即最高血药浓度与MIC的比值;AUC0~24/MIC(氟喹诺酮类),即24小时药物浓度和时间曲线下面积与MIC的比值(即AUIC)。临床上,除了考虑药物的特征外,还需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征。
对于此类药物可通过提高峰浓度和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与最低抑菌浓度比值来提高临床疗效。对于革兰阴性菌需AUC/MIC90大于125,而 Cmax/MIC90大于8~10,其抗菌效果较好,且也有减缓耐药性产生的作用,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大;有首次接触效应和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虽然此类药物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提高浓度来提高疗效,但也不应片面提高此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使用的剂量应保证其产生的血药浓度不超过最低毒性浓度。浓度依赖性药物抑菌或杀菌时也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只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此类药物浓度较高,逐步代谢过程已经保证了药物有足够的时间与致病菌接触,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抗菌活性和PAE呈浓度依赖性,日剂量单次给药可提高峰浓度,又显著降低谷浓度及其在体内的蓄积。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新方案可提高疗效,且减轻其耳、肾毒性。氨基糖苷类药物和β-内酰胺类联合应用的抗菌活性和PAE均呈协同效应,故两类药联合应用时可考虑适当减少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日剂量,并单次给药,这样既可发挥两类药物的协同抗菌活性,又可避免对于某些个体差异较大的患者,氨基糖苷类药物日剂量单次给药导致峰浓度过高而产生毒性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AUIC临界值为125,即AUIC必须高于MIC值125倍以上,才有可能获得满意疗效。当AUIC<125时,细菌的清除率低于30%,而当AUIC>125时,细菌的清除率可达80%以上,但继续增加用量,也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相比,其毒性的浓度依赖性更加显著,剂量过高时,更易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
MIC对抗生素药效动力学的影响很大,细菌抗药性的改变明显影响抗生素的药效动力学指标,从而影响抗生素疗效。随着MIC的升高,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有效血药浓度的持续时间将明显缩短,而浓度依赖性抗生素的Cmax/MIC或AUIC也将明显降低。
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将直接受MIC的影响,MIC升高后,t>MIC将缩短,就需要缩短两次用药间隔,或者更换更为敏感的抗生素。随意延长用药间隔,则无法保证有效的t>MIC,若给药方法不当,可使药物浓度长期维持在亚致死量,既不能治病,又可使致病菌产生选择性,导致耐药菌株出现。
细菌的MIC明显影响AUIC,如细菌对某种抗生素的MIC升高,则需要提高用药剂量,或者增加用药次数,才能保证Cmax/MIC比值或AUIC,但随之可能增加了药物的毒性作用。当氟喹诺酮类的AUC/MIC>100时,仅有9.3%的出现耐药菌株,而AUC/MIC<100时,则有84.2%的出现耐药菌,因此,仅强调疗效还不够,还应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防止耐药菌株出现。
总之,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用药成本,需要根据药物的药效动力学选择药物,根据药物的特性制定用药方案(如给药途径、给药剂量、两次给药间隔时间、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用药不仅要治病,还要降低抗药菌的产生。
定期监测细菌MIC,并参考MIC值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但也不需要每个猪场都进行药敏试验,因为同一地区的猪场内的致病菌药物敏感性相似。不同的药物制剂溶出度不同,因而生物利用度差异很大,所以即使有效成分一样,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